close

常來我家的網友  (妳又不常更新沒人常來好嗎) 應該知道我很喜歡注意一些影視裡的配角。前一陣子在看《Chicago Med》(芝加哥醫情→好聳的譯名XD) 第二季時,發現這一季有一個超讓我注意的配角,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Dr. Isidore Latham

 

相較於《Chicago Med》的主角們男的英俊瀟灑女的美艷動人,第二季才出現的 Dr. Latham 是一個技(長)術(相)優(普)秀(通)的外科醫生。這位醫生因為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行事作風當然就跟其他在急診室忙到昏天暗地分身乏術,卻還堅持要抽空眉來眼去談情說愛的醫生護士不一樣。

 

Dr. Latham  

前面那位臭臉男就是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 Dr. Isidore  Latham。(BTW:後面那位是很忙也要談戀愛的主角之一  Dr. Connor  Rhodes) (Dr. Connor Rhodes 是優秀的外科醫生還長的又高又帥竟然還是富二代我要對天吶喊仰天長嘯這世界有沒有這麼不公平啊...啊...啊...→這位小姐這是電視抓碼不要這麼認真吧) (圖片取自 IMDb 如有侵權請告知)

 

自從KP在2014年奇蹟式的當選天龍國市長之後,亞斯伯格症候群似乎成了全台灣最知名的症狀之一。因為我是醫療門外漢,在這之前真的只聽過亞斯伯格症候群,但並不是很瞭解。一直要到KP參選當選那一陣子,電視新聞網路排山倒海般的廣泛報導亞斯伯格症候群之後,我才對這症狀比較瞭解。

 

Dr. Latham 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平時為人冷淡靜默,個性直來直往,凡事公事公辦,在醫院除了公事之外也不太與人交際應酬。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發生重大事故,多名傷患被送到醫院,要進行醫療分級。大部分的醫生做傷患分類或進行治療時,會牽扯到一些私人情感或病患身份,例如對老弱婦孺一般人都會自然而然產生同情心,進而先給予治療照護。

 

但是面對天災人禍,大量傷患突然一起湧入醫院時,因為醫療資源有限,必須執行「檢傷分類」來決定醫療優先順序,這是必須依照傷患的受傷嚴重程度而不是年齡性別或身分來決定。Dr. Latham 因為沒有過多的私人情感,不管傷者是老弱婦孺或誰的父母先生老婆小孩男女朋友,準確的依照傷檢分類規定,精準的執行傷患分類,還不忘記孕婦有優先權。

 

Dr. Latham 後來因為接受治療亞斯伯格症,讓他開始對人產生感情,面對人時感受到的是有溫度有感情的人類,而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生物。但也是因為這樣,他在手術台上開刀時,因為看見病患的臉,對病患生出一種人性的牽絆,竟然執刀執不下去。(上述劇情看了有一段時間是憑記憶寫的,希望沒有記錯)

 

這讓我想到天龍國市長KP,也有亞斯伯格症候群。不知道KP在當醫生時,是不是也像 Dr. Latham 這樣行醫不帶私人感情因素,還有現在執行市政時,也是公事公辦嗎?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人,會不會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呢?

 

職場上常說:做事三分,做人七分。這句話自有它的道裡 (雖然我常常學不會)。 患有亞斯格伯症的人大概是:做事十分,做人零分吧(?)。

 

法律上有所謂的「情理法」跟「法理情」的分別,據說台灣人比較注重「情理法」這個順序,但是歐美國家卻比較注重「法理情」這個順序。說是民族性的不同,但是,我覺得,這是取決於每個人個性的差別,畢竟一種米養百種人,例如患有亞斯格伯症的人大概都是「法理情」優先吧(?)。(這是醫療門外漢的不專業結論)

 

 

 

BTW-1:常看醫療劇的人應該都看過醫生或急救人員在幫傷患掛「檢傷分類卡」(Triage tag),黑色:死亡,紅色:極危險,黃色:危險,綠色:輕傷。

BTW-2:想瞭解大量傷患的檢傷分類的詳細資訊,日劇《Dr. DMAT》就是在描述事故現場急救醫護人員的故事,有興趣可以看看。

 

arrow
arrow

    阿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