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  

我家的三毛都是舊版本 (隨手只翻到這幾本)。

 

皇冠出版社前一陣子陸續出版了《三毛典藏新版》,封面設計跟《張愛玲典藏版》一樣,都是封面設計很醜風格跟作者八竿子打不著我不喜歡的那一種風格。幸好我家本來就有原來的版本,所以不需要再買一次。(皇冠出版社看到這邊應該很想打我吧。)

 

本名陳平的三毛對於台灣70'- 80'年代的年輕女生尤其是女學生的影響我想是非常巨大的。在那個資訊還不發達,出國比登天還難的時代,一個長髮飄逸極具東方神秘美感,服飾風格待人處世又兼俱浪漫波希米亞風情的年輕女子,獨自在異鄉求學生活,還嫁了一個外國老公,給了當時還是井底之蛙的我們多大的夢想憧憬跟文化衝擊。甚至為了內心的夢想,前世鄉愁的呼喚,移居到了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開始了一段有別於歐美先進文化,彷彿掉入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當中。對當時身處在保守封閉社會的台灣女性而言,那是一個夢幻的國度,自由心靈的象徵。三毛在當時說真的,要不紅都很難。

 

每個偽文青書架上一定要有一本張愛玲,每個偽文青+視流浪為浪漫的背包客行囊裡一定要有一本三毛。(這句話是我瞎掰的)

 

三毛跟張愛玲的書我都看。以我淺薄的認知,張愛玲跟三毛的最大差別在於,張愛玲我從高中開始看一直看到現在(已經很多年了年數略過)還不見得真的懂,三毛則是我從小學就開始看了,一直到現在(已經很多年了年數再度自動略過)讀後心得還是跟小學時一樣。但並不是說三毛比張愛玲差,文筆不同表現的方式也不同,所得到的感受更是天差地遠。三毛的文章淺顯易懂,高興的時候寫大笑,悲傷的時候寫流淚,顯然是性情中人。張愛玲的表現方式則是「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不過到底有誰真的看過華麗的衣服上爬滿了蚤子啊? 是屬於高深莫測型的。

 

台灣解嚴之後,社會開放,出國相較之前也容易了許多 (現在出國應該跟走灶咖是一樣的吧),三毛筆下的異國風情不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時,三毛熱在台灣逐漸退燒。卻因為兩岸開始有了接觸,三毛意外的開啟了另一個更為廣大的華人市場─中國大陸。跟戒嚴時期的台灣一樣,大陸那時候還是屬於比較封閉的社會,三毛以當初風靡台灣市場的同樣理由的擄獲了大陸讀者的心。

 

三毛雖已去世多年,但在華人界還是有不少讀者。雖然她離開人世的原因至今仍有許多疑點,但是毫無疑問三毛在臺灣文學史上是開啟了一個新的風格,而且給了當時年幼的我們許多異國風情想像的空間,還有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跟方式 (不過她先生荷西剛過世的那幾本散文比較憂鬱),我覺得影響啟發了不少的讀者包括我在內。

 

我至今三不五時仍然會把三毛的書拿出來翻一翻,尤其是《撒哈拉的故事》跟《我的寶貝》這兩本書我非常喜愛,一讀再讀都不會膩。我常覺得,張愛玲是用洋溢的才華在創作小說,而三毛則是用熾熱的生命在書寫自己故事。

 

 

BTW:《滾滾紅塵》這部影射張愛玲的電影編劇正是三毛。

 

 

相關文章:三毛翻譯過的漫畫《娃娃看天下》之《親愛的瑪法達,近來可好?》 

 

arrow
arrow

    阿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